芥面:正體中文版 1.0

芥面:正體中文版 1.0

2020
阿拉伯芥、複合媒材
遠房親戚實驗室 Lab of the Distant Relatives
成員組成:曹存慧、吳柏旻、楊克鈞、葛昌惠、陳韋臻等人

撰文|粘力元

    〈芥面:正體中文版 1.0〉以基因改造(genetic modification)後的植物為對象,探討基改植物是否有「將資訊匿名加密並保存於其中」的可能性,並且以阿拉伯芥(Arabidopsis thaliana)此種植物作為兩地資訊交流及語彙保存的介面。團隊創建了一款運用繁體中文加密、匿名、保存、複製、擴散的生物工具,期待擾動關於網路資訊傳輸策略、倫理規範與自我審查等相關討論。

    此計畫第一階段預計把出現於中國網路上的敏感詞加密編為DNA序列,再將DNA序列以基因轉殖植入阿拉伯芥。再舉辦工作坊活動來教學民眾將敏感詞殖入植物中,因此資訊便能因此複製、傳遞、儲存及擴散。阿拉伯芥和網路自由因此計畫而連結,團隊期待能透過這個廣布於歐亞大陸的野草,遍地開花繁衍為網路自由發聲。

 

關於阿拉伯芥(Arabidopsis thaliana):

阿拉伯芥並非來自阿拉伯。

1577年,Johannes Thal在德國的Harz山上,發現一種多毛、結果莢的的野草,取名為Pilosella siliquosa。當時植物分類學才剛剛興起,小草的名字也不斷的修正。如今學名Arabidopsis thaliana的字首Arabid-,並非代表阿拉伯。而是因其外表與一類生長石礫上的小草 Arabi 相當類似,而在Arabid 後加上字尾-opsis;種名thaliana則是紀念發現人。

由於生命史短、種子量大、自花授粉以及基因體規模小等特性,阿拉伯芥已成為植物版的白老鼠。 技術熟練的研究者,能輕易將基因轉入,在幾個月內生產數以萬計的「基因轉殖阿拉伯芥」種子,是執行《芥面》任務,承載政治敏感詞的完美人選。

(資料來源自遠房親戚實驗室 Lab of the Distant Relatives 粉絲專頁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BotDRs/posts/1023027158158101

此作品無創用cc圖片授權,敬請透過相關網址獲得更多作品資訊。


圖片出處|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BotDRs/posts/1023027158158101


相關網址|
https://labotdrs.wordpress.com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BotDRs
https://clab.org.tw/creators/2020-r4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BotDRs/posts/1023027158158101


 

bioart database
Author: bioart database

You may also like

授粉者的世界——Pollinator Pathmaker

2021 數位渲染 Alexandra ...

〈相即共生練習簿 – 出神 1:1〉

2021 手工針織,祈禱儀式展演 林沛瑩...

Apercevoir

2020 植栽、金屬、電算器、電子零件、...

PLANT plASTIC!

2020 植物,細菌 Cinzia Fe...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