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
捕蚊燈、紫外線殺菌燈(UV light)
彭奕軒 PENG Yi-Hsuan(TWN)
撰文|粘力元
捕蚊燈外觀為一盞藍色的燈,幽幽放置於家庭裡會成為陳列器具的一部分,但實際上卻為擊殺蚊蟲的工具。藝術家將此強烈對比比喻為:藝術與現實。當捕蚊燈放置於展場中便成為一種視覺關注物,但當擊殺蚊子所產生的巨大聲響及亮光卻會讓人們回歸現實。
藝術家也因研究捕蚊燈相關資料時關注到醫療用的紫外線殺菌燈(UV light) ,它則與捕蚊燈完全兩極化的結果;沒有發出擊殺蚊子之聲響卻同時殺死肉眼不可視之細菌。因應全球新冠疫情 (covid -19) 狀況,藝術活動全面取消延期,對於藝術場域而言,我們從未關注到是否具備安全條件。於是藝術家將上述兩樣設備放置展場。
當啟動時,如果有人在捕蚊燈旁會實質接收到眼睛及身體的傷害,而紫外線殺菌燈消毒後的空間則不是在觀看視覺產物。藝術家藉此談論隱藏性的災難身體(Hiding the Disaster’s Body),捕蚊燈隨時保持開啟,但紫外線殺菌燈可能是事件式的發生,位置的轉移在展場內,殺菌時間禁止進入。殺菌完才可進入。
(本作品資料來源為藝術家個人作品網站)
此作品無創用cc圖片授權,敬請透過相關網址獲得更多作品資訊。
相關網址|
http://www.asiaartcenter.org/asia/portfolio/%E5%BD%AD%E5%A5%95%E8%BB%92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