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2025
解剖學繪圖、醫學史資料、複合媒材
顧廣毅(Kuang-Yi Ku)
撰文|桂語謙
《酷兒解剖圖譜》為跨領域推測設計(Speculative Design)計畫,質疑並重構醫學解剖學的知識體系。透過多種媒材呈現交纏的陰莖、舌頭、嘴巴與肛門,穿插棘刺狀病毒與微生物,挑戰傳統醫學教育中的父權結構、異性戀規範及西方白人主導的解剖學傳統。
作品直接回應1957年Frank H. Netter所繪製、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的《人體解剖學圖譜》(Atlas of Human Anatomy),顛覆其對「正常身體」的定義。傳統解剖學將身體視為具有明確邊界的封閉系統,而《酷兒解剖圖譜》則提出曖昧、不確定、流動的身體概念,強調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以X光風格呈現的雙性人生殖器官發展系列,這些圖像挑戰醫學界長期將雙性特徵病理化的傾向,而非視為人體多樣性的自然展現。
作為參與式藝術實踐,藝術家定期舉辦「酷兒解剖課」(Queer Anatomy Lessons)工作坊,邀請醫學生、創作者與公眾共同繪製酷兒解剖拼貼,並將其納入不斷擴展的虛構教材中。此計畫旨在促進醫學系統內外對人體的多元詮釋,推動更具包容性的醫學教育與公共健康實踐。
顧廣毅作品
撰者攝於美術館之作品
此作品已獲作者授權圖片使用,敬請透過相關網址獲得更多作品資訊。
相關網址|